• 跨蝦米文化創意

    ART & CULTURE & LIFE

    關於我們
  • 跨蝦米藝術節 | 跨蝦米文化創意 跨蝦米藝術節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
    跨蝦米藝術節

    鳳山文化與記憶傳承、社區協作

1 accessibility.of 4
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 | 跨蝦米文化創意
  • 林喚玲

    中華市場13號肉攤重新出發活動紀錄

    傳統市場是台灣的重要文化資產,隨著網路購物與大型量販店的興起,許多傳統市場漸漸失去活力,許多傳統市場空間逐漸閒置。然而,我們正在推動一個新的嘗試,與傳統市場的攤主一起舉辦青銀共創的活動,希望透過共同合作,活絡人潮漸漸變少的市場空間。 中華市場13號攤位的原攤主方媽媽跟我們一起『青銀共創』,要創造的,是讓市場,找到當代的新可能,也透過市場這個場域,這個人際串聯合作最強演繹的場域,來尋找城市中,失去的人情。 選擇228這天特別的日子當成重新出發的日子,十點不到攤位已經開始準備下午活動,方媽媽正在包湯
    Read more
  • 林喚玲

    地方藝術節慶的社會責任

    這幾年各地的藝術節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,有些是打著社區營造的旗幟,也些則是秉著藝術創作平台的號召,甚至更多,是為著某種與藝術文化無關目的服務的娛樂活動。 身為跨蝦米藝術節的創辦人,執行了兩屆的活動、在準備第三屆之際,我不斷的思考著,地方藝術節慶該如何被定義,又該往哪裡走去。 台灣近年幾個表現亮眼的藝術節策畫,包括台東的都蘭生活節、彰化的卦山力藝術季、宜蘭的利澤偶戲藝術節等,都是以在地文化脈絡為基礎,充分利用原有的城市空間作為舞台而營造出的獨特氛圍,也成功作為城市行銷、吸納觀光旅遊經濟。 但如果
    Read more
  • 洪榆橙

    回去我們鳳山的家:因為陪伴,慢慢擴展驚喜的跨蝦米藝術節

    回去我們鳳山的家:因為陪伴,慢慢擴展驚喜的跨蝦米藝術節 從藝術跨域到根基地方 創辦跨蝦米藝術節的計畫主持人林喚玲,回溯自己跨領域的經驗是源自大學。她說自己是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第一屆學生,那時候常常與其他學院的學長姐玩在一起、創作上互相幫忙,那是她記憶中最早的美好的跨領域藝術實踐。後來她在研究所畢業後創團「南熠樂集」,一方面以商業演出為營運收入來源,另一方面也不忘記繼續創作,獲得補助資源持續投入跨領域創作演出,如初開始的《羅漢》(2014)、最新作品《飛船的冒險》(2021)等。 有了小孩之後,喚
    Read more
  • 陳文嬋

    高雄跨蝦米藝術節首度2區串聯 商圈、眷村、市場合力演出

    〔記者陳文嬋/高雄報導〕高雄跨蝦米藝術節今年首度串聯鳳山、大樹區青年藝文團體表演,並結合中華街商圈、黃埔新村青年店家變身展場,與民眾共創藝術打頭陣,更邀請鳳山人與在地攤商演出歌仔戲,展現鳳山市場歷經時代變遷串聯社區情感故事。 高雄跨蝦米藝術節由在地藝文團隊南熠樂集主辦,文化部經費補助,今年主題「踅市仔」,由中華街商圈有野餐、迷路鬆餅、潁川製所,以及黃埔新村慕何藝術等青年店家,推出創意活動打頭陣,蒐集民眾到古蹟東便門照片做成大畫框、鳳山景點製作幻燈片等,即日起至11月6日與民眾同樂。 此外,10月
    Read more
  • 林喚玲

    跨蝦米藝術節在鳳山

    藝術創作最終的目的走向哪?這個議題無非是藝術圈20世紀以來一直引發爭執不休的問題。藝術創作的目的是最後的作品,或是過程中所引起的一切漣漪?當開始思考這個議題時,我在鳳山創辦了【跨蝦米藝術節】,用行動辯證社區營造、地方創生及藝術創作三者的關聯。 近年來可以看到許多社區營造以藝術活動作為媒介來進行擾動,社區營造第一步都是期待透過擾動引發民眾對地方的意識,進而引發行動為自己生活的方式或環境帶來改變。 *鳳山第二公有市場藝術進駐,藝術家楊淳安與在地居民共創 但藝術節應該有更深遠的目的,對我來說,鳳山百年
    Read more
1 accessibility.of 5